在全球最大的难民营,Artolution用画笔抗击新冠病毒和性别暴力,疗愈压迫留下的伤痕
三年前,Artolution组织创始人Max Frieder博士开启了他长达五次的难民营探访之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孟加拉国的库图巴朗(Kutapalong)和巴鲁卡里(Balukhali)难民营,这两座难民营共计收留了超过一百万的难民,他们都是在缅甸政府长达数十年的种族灭绝行动中侥幸逃生的罗兴亚族幸存者。Max Frieder在难民营进行了为期6周的深入访查,他挨家挨户地询问这里的难民,问他们身边有没有相识的艺术家。但日复一日,答案无一例外,难民营里没有艺术家,或者可以说,对这里的难民来说,成为艺术家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我的认知里,‘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每一种文化中都有着艺术家的影子’,但这里的难民让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在缅甸,罗兴亚人是不被允许成为艺术家的。这种感觉颇像是希特勒统治时期从德国逃出来的犹太人。据这里的难民说,他们最开始还被允许学一些学科,可是后来就什么都不让学了。再之后,甚至不允许他们婚嫁。在1982年颁布的《国籍法》中,指出缅甸共有172个正式的种族,而罗兴亚族并未包含在其中,所以他们毫无权利可言。”
直到最后,Frieder找到了几位罗兴亚族的艺术家。一位拿着炭笔在垃圾场的废品上画画,而他的家人渺无踪迹;还有一位隐藏了自己的罗兴亚族身份,去学校学了一些画曲线图的方法;第三位则是一个人偷偷地练习着霹雳舞。
“事实太令人震撼了,就算再能撰写故事的人也想象不出这样的情况,”Frieder说道。Frieder在今年5月获得了艺术及艺术教育的教育学博士学位。
这种现状已经颠覆了Frieder本人及其参与联合创建的非盈利组织Artolution的认知,也恰恰契合了Frieder创建该组织的初衷——将艺术带到全世界所有难民、街头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囚犯、具有生理和心理缺陷的残障人士以及身处暴力冲突或极度贫困区域的年轻人的身边。Artolution积极活跃于全球8个地区,在乌干达、哥伦比亚、约旦和孟加拉国持续开展了多个重大项目。Frieder也亲自领导了在孟加拉国的项目工作,并组建了一支由罗兴亚族的视觉艺术家和音乐家组成的团队,共同以文化为切入点,为人权、性别暴力、接收社区与难民间的关系以及公共健康等问题发声,特别是在当前冠状病毒肆虐的严峻形势下,为广大难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阅读更多
^
链接已复制到剪切板。